|
三、教师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知识。心境不好的教师很难营造愉快、轻松的课堂教学环境,他们常表现得烦躁、易怒、容易冲突
|
2020-05-17
|
0/1
|
2020-05-17
|
|
二、教师的心理状况会影响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和评价。心理学中有个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讲的是教师的期望对学生的影响。试验者
|
2020-05-17
|
0/1
|
2020-05-17
|
|
四、教师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师生关系。教师心理不健康,就难以正确理解学生的心理与行为,会采取不合常理的态度、方法来对待问题
|
2020-05-17
|
0/1
|
2020-05-17
|
|
一、教师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学生每天在学校与教师的有效接触时间长达十几个小时。在学校中教师是当然的主导者、
|
2020-05-17
|
0/0
|
2020-05-17
|
|
其他如教师兴趣广泛,学生中也多有业余活动爱好者;教师情绪稳定、态度安详,学生也多心平气和,活动有序;教师偏袒、不公平,则
|
2020-05-17
|
0/0
|
2020-05-17
|
|
对学生放任的教师,所带学生组织性、纪律性差,缺乏团队精神,什么事情都无动于衷,缺少对事业的责任感。
|
2020-05-17
|
0/0
|
2020-05-17
|
|
作风**的教师,容易造成学生的紧张、焦虑、冷淡的性格,而且带有比较强的攻击性。教师在的时候学生毕恭毕敬,一旦教师离开则可
|
2020-05-17
|
0/0
|
2020-05-17
|
|
善于学习,对本学科性专业知识较强的教师,受其影响学生在学业上较认真、专注,容易培养严谨的治学态度。
|
2020-05-17
|
0/0
|
2020-05-17
|
|
长于激励、生动活泼、热心于自己学科的教师,课堂上更能控制学生活动,教学工作较为成功,学生学习具有更大的创造力,善于培养更
|
2020-05-17
|
0/0
|
2020-05-17
|
|
富有同情心的教师,能更好地与学生共享喜爱和感情,更能得到学生的认同,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
|
2020-05-17
|
0/0
|
2020-05-17
|
|
公正、**、合作的教师则易于培养具有情绪稳定、态度积极、友好、对人诚实、坦率的学生。
|
2020-05-17
|
0/0
|
2020-05-17
|
|
心理学上曾对教师的特征与其职业成就之间的关系作了相关研究,内容主要针对教师的认知特征和人格特征。
|
2020-05-17
|
0/0
|
2020-05-17
|
|
在实际生活中,学生往往根据自己的心理特征对教师的心理品质进行过滤,剔除不合胃口的,吸收与自己情趣相近的,使自己逐步向自己
|
2020-05-17
|
0/0
|
2020-05-17
|
|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注定了教师不仅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同时又是学生心理品质形成的榜样和心理保健医生。
|
2020-05-17
|
0/0
|
2020-05-17
|
|
教师给学生的影响,**教育家乌申斯基曾有过这样一段话:“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中的一切。”“
|
2020-05-17
|
0/0
|
2020-05-17
|
|
对学生心理问题,过去我们一向过多关注的是学生自身的原因,外源性因素不被重视。不少学校开展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咨询,也往往侧
|
2020-05-17
|
0/0
|
2020-05-17
|
|
学校是学生学习、工作、生活的主要舞台。学校办学思想、文化氛围、物理环境、人际关系及教师的素质直接对学生的行为培养、个性发
|
2020-05-17
|
0/0
|
2020-05-17
|
|
而外源性因素对学生心理的影响不同于内源性因素,具有间接、隐蔽、难以控制的特点。主要包括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等。对
|
2020-05-17
|
0/0
|
2020-05-17
|
|
这些因素可以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两大类。内源性因素主要是指个体在生长过程中本身生理因素引起的心理变化。如遗传因素、分娩异常
|
2020-05-17
|
0/0
|
2020-05-17
|
|
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从表面看属于个体行为,但对心理的研究表明,引起学生心理问题的有一系列复杂的因素。
|
2020-05-17
|
0/0
|
2020-05-17
|